男人最不敢怠慢的3种女人

冷爱   2023-08-26 21:49:47

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仔细地去观察周围的情侣,其实不难发现:


(资料图片)

这世间的感情,大多数是随着交往的加深,矛盾逐渐凸显而破裂的。

因为陷入爱情以后,女人会一天天地越来越爱、一点点地变得被动,而男人得到以后,却是慢慢掌握了主动权,变得不懂得珍惜。

到最后的局面,往往是男人转身离开,女人无法轻易脱身。

防患于未然,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以,今天想来聊一聊:两个人应该怎么相处,才能让自己不处于被动的处境?

01

明确底线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谈了一年的男朋友,某一天突然向她坦白自己已经结婚,并有一个5岁的小孩。

这次坦白,让她陷入了复杂的情绪,因为对方说了一句话:“我不爱我老婆,但也不想和她离婚,我希望你能和我继续在一起” 。

对于这种“已婚男泡妞”的案例,我们是旗帜鲜明地建议打车跑的。

因为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真诚和尊重。

一个人在一段感情中,如果一开始就隐瞒了他的婚姻和孩子,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而是涉及了信任和诚意。

男方的这种刻意隐瞒,其实是一种恶意的欺骗,这种欺骗可能会让女主在以后的生活中产生更深的疑虑。

所以,女主应该要明确自己在这段感情中的地位和底线。

有几个问题值得女主好好思考:

能接受一个男人不专一吗?

对方已经有了家庭,愿意成为第三者吗?

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风险、去面对对方的家庭、面对自己的家庭、面对社会的舆论?

很明显,男方已经越过了底线。

他作为一个已婚人士,不论他对自己当前的婚姻多么不满意,他都有责任对他的家庭和孩子负责。

就算要恋爱,也是要在离婚后恋爱,这是一个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如果思考完依旧无法做决定,可以从一个更长远和现实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继续这段感情,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女主可以想象一下,再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样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

如果两个人将来有了孩子,要怎么应对这样的局面?

自己理想的婚姻生活,是怎么样的?

想必,这个男生在过去的一年多里,给女主创造了很多甜蜜的感觉。比如送女生各种小恩小惠的东西、给女孩提供了很高的情绪价值。

但是,这些都不是爱。

一个男人如果真爱一个女人,怎么舍得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当小三?

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被真诚对待,都值得拥有美好的爱情。

因此,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底线、清醒地看到对方身上实质的缺点和不足,不要因为一时的甜言蜜语把对方想得过于完美和理想化。

02

转移重心

为什么女人会比较容易进入被动的状态?

因为女人的爱是加法,在陷入一段感情后会投入、付出。

这就跟赌博一样,当把所有的本钱都用作赌注时,这场赌注的结果就会显得格外重要。

曾经有读者跟我分享过她的故事:

结婚有了孩子后,为了做丈夫坚强的后盾,她选择了辞职,在家专心照顾俩人的生活起居。

她省吃俭用,在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里,硬是把自己逼成“撸起袖子砍价的家庭主妇”。

为了更好地照顾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她甚至减少了与朋友聚会的正常社交时间。

她自认为这些付出会让对方更加爱她,直到对方提出离婚的那天,她彻底懵了!

她的被动,来自她只围绕着一个人转。

因为当一个女人舍弃自己原来的社交圈子、彻底回归家庭,但自己的丈夫却依然生活在原来的社交圈子时,两个人的关系就会越走越远。

困在家庭里的人,通常的话题都是家长里短,比如“今天菜市场减价”、“今天孩子不肯睡”、“今天隔壁家的...”;

而活在社会上的人,通常的话题都是关于当下的时事,比如“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今天工作遇到....”。

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所接触的不同事物以及环境,会造成彼此的认知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当然,重视家庭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女人应该为了家庭完全舍弃自己的社交圈。

真正幸福的婚姻,应该是自由的,婚姻里的双方都应该有彼此的空间。

即便是已经走入婚姻的女人,也应该享有属于自己社交圈的权利。

否则最终面临的结局,就会如同上文故事中的女主一般,即使有底气离婚,但却难以融入这个社会。

所以,要始终保留自己的社交圈,多丰富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时刻具备可转移的选择权,这样自然不会只围着一个人转,也不会处于被动无援的处境。

除此之外,社交圈也可以让一个人保持新鲜感以及动力,借鉴圈子里的人的成长经验让自己被动获得成长。

通过社交圈得到的成长,会在岁月的洗礼下,反而让自身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03

欣赏自己

一个人之所以容易被动,总是在爱人面前委曲求全,很多时候都来源于自己在对方身上的那份“自卑感”。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是一个对生活方式很有自己想法的人,但她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

从她记事起,父母就很重男轻女。

不管她怎么努力,听话,成绩第一,父亲都不会夸她,就算是考98分,父亲也会问她为什么不是100分。

在她上初中时,父亲就跟她说:“念完初中别念了”。

那一刻,她放弃了让父亲肯定自己的念想。后来,她幸运得以继续学业。

由于女生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所以没人会管她填什么志愿、在哪里工作,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深入了解她的人都会觉得她很好,也蛮自信,但只有她知道自己的内心深处藏着深深的自卑。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放下了对原生家庭的恨,但那份缺失的爱,一度让她在两性关系中极度缺安全感,根本不会与人相处,更不会去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缺爱的一面,安全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去寻找的命题。

但一个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状态,绝大部分人在开始时,是不知道自己其实不知道的。

而知道自己不知道了,那么下一步就有可能慢慢做到了。

从不知道-知道-做到,这是一个三部曲关系,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是需要发展的。

所以,就允许自己现在不知道,允许自己在将来的体验中,去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也允许自己在这时候学会鼓励自己,学会欣赏自己。

通过欣赏自己,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来平衡自己内心的自卑。

同时,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可以向内去寻找,也可以向外去寻找。

有的人会往关系当中去寻求,这是因为他会因为别人无条件地爱自己而感到安全,而有的人则会感受到一种缺失感。

而原生家庭带来的另外一种缺失,就是在关系当中从来没有确立规则。

而人在没有规则的时候,也会缺乏安全感,因为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事情是对的,做什么事情是错的。

因此越是在缺爱的情况下,越是要追寻一段这样的关系:

一定是既具备母性的特质,即不管生老病死都不会放弃自己;又具备父性的特质,就是做对做错是有奖惩的——“做好了哪些事情我会和你在一起,做错了哪些事情我会离开你?”。

只有遵循原则、感受到具备母性又具备父性的雌雄同体的爱,我们才能具备安全感,从而不因缺爱而被困住。

寻找一段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所以,在爱情里用力爱,其实一点也不丢人。

但智者的爱,应该是明哲保身、适可而止。

本文的插画,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