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递!【复盘笔记】5天买500亿?外资眼中23年的A股!

招财说   2023-01-13 05:25:02

周四,市场成交额继续萎缩,连7000亿都不到了,三大指数整理为主,没有增量资金,行业方面也基本是玩儿跷跷板的状态,券商、军工相对活跃;房地产领跌,大消费表现不振。


(资料图片)

或许是春节效应影响,内资最近一直非常谨慎,情绪也萎靡不振。

但相比之下北向资金依然在努力卷,继前一日的76亿,周四又净买入近100亿,可见外资对于A股的看好之心溢于言表。

(来源:wind)

但是境内外信息相对还是有滞后性的,所以对于外资的观点,我们一般很难及时接收到,眼看他们5个交易日狂捞了500亿筹码,但又不知道具体看好原因!

本期笔记呢,小七想给大伙展示下最近加班加点的成果——为各位整理了【头部外资机构眼中2023年的A股】!

高盛:中国股市很可能在2023年展开反弹

周期分析显示,经历了过去两年的挑战之后,中国股市很可能在2023年展开反弹。 预计2023年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盈利分别增长8%和13%,高于2022年增长2%及11%的市场一致预测。

就投资题材而言 ,房地产市场带来的盈利拖累可能出现边际上的缓解,预计全国房地产销售同比降幅将从2022年的24%收窄至 2023年的10%.

从板块来看 ,预计互联网、传媒与电商板块2023年盈利将增长22%。消费品板块,尤其是对防疫政策更为敏感的领域营收有望在降至2012年水平之后迎来反弹,盈利方面也有望于2019年以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资料来源:《高盛:2023中国宏观经济和股市策略》(2022-12-08)

摩根大通:中国有望成为2023年最具韧性的市场之一

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使得美国经济在2023Q4陷入轻度衰退,而中国则有望成为2023年最具韧性的市场之一。 首先,中国的重新开放虽然缓慢而坎坷,但应该能够推动经济实现弱复苏,且有助于对冲发达国家增长放缓带来的影响;其次,我们将二十大视为一个重要的政策转变的时间点,疫情防控与地产调控等政策在优化调整后前景变得更加清晰,而政府对于鼓励私人部门创新的切实举措有望带来更多的惊喜;第三,中国经常性贸易顺差与温和通胀也将支撑其经济韧性。

2023年有望迎来周期性好转的行业和主题:

1)消费复苏将支撑23年中国经济增长。2)基建投资可能会上升。3)先进制造。 资料来源:《APAC Equity Outlook 2023 A Year of Adaptation》(2022-12-01)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市投资回报率在未来两年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我们的研判,有七个主要因素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 首先是宏观的经济增长还有基本面。这是目前唯一一个短期存在下行压力的因子,主要由于疫情对国民经济、消费的影响还会持续,因此企业盈利仍有可能继续下调。其次是估值,这个因素较为中立,不极度便宜也没有极度昂贵。 七大因子中剩余五个因子同时向好转变。

1)流动性;2)政策周期;3)汇率;4)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5)监管重置和政策的优先性。

此外,中国整体股市的投资回报率在未来的两年有望进一步地提升,扭转过去9个月以来的颓势。 从目前9%的回报率,在2023年之内可能会回升到超过11%,在2024年会回升到11.8%,有利于吸引全球投资人重新对中国进行资产布局。

关于具体的布局建议。 首先,我们看到多个针对离岸市场的有利因子同时涌现,或会导致离岸市场相对A股的表现产生拐点。因此,在整体中国股票布局里,我们建议超配离岸中国股票。第二,在较明确的疫情后重启的大框架下,要多关注直接受惠于重启的股票群。第三,中长期布局方面,我们还是相信政策自上而下会支持长期结构性的发展机会,包括绿色经济、高端制造、自动化、信息技术产业。

行业分布上, 建议增持消费,尤其是耐用消费品,还有消费服务类行业以及零售业。目前我们对银行、房地产板块仍然持谨慎态度,在短期我们还看到企业的盈利会面临压力。

资料来源:《摩根士丹利:2023中国经济和市场展望》(2022-12-14)

渣打银行:超配中国股票

我们超配亚洲(除日本)股票,及此地区的中国股票。 在中国内地,有关部门优化了疫情防控措施,我们预计这一情况将在2023年继续下去,特别是在冬季之后。政策放松可能会缓解供应链中断,促进经济增长。政府还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措施,例如确保公寓及时交付,允许通过发行股票进行再融资,这为引入战略投资者提供了可能。

我们认为有两个行业有价值,并可考虑买入。通信服务 由媒体和娱乐公司主导,我们认为这些公司将获益于中国经济的活力提升、消费支出的增加和监管阻力的缓解。我们认为 非必需消费品 也是经济活力提升的受益者。国内消费复苏应会提振电子商务交易量,并使此行业的网上零售商获益。

资料来源:《渣打银行:2023年全球展望》(2022-12-29)

汇丰银行:对中国投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

对于中国我们的投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在2022年市场经历疲软表现之后,我们将评级升级为适度超配 ,尽管目前还没有看到经济的显著回升,但是我们认为随着政府最近的政策重心开始转向经济增长和复苏,地产及疫情带来的下行风险已经大幅降低,预计未来几个月将会有更多措施出台,有吸引力的估值叠加风险下降,市场将更具吸引力。

资料来源:《2023 Investment Outlook - Looking for the Silver Lining》(2022-12-22)

小七注意到,最近多只光伏ETF基金表现“亮眼”,自去年12月底以来累计涨幅超15%, 这可能得益于包括“逆变器茅”阳光电源等在内的不少光伏储能概念股大涨。2023年刚开年,市场上对于今年是否为“风光储能”大年就展开了争论!

但是打开光伏ETF基金的重仓股,就不难发现——包括阳光电源、石英股份、晶科科技、浙江新能等都是去年底以来的热门股。 近半个月,阳光电源大涨超30%,石英股份累计上涨约28%。

(来源:wind;非个股推荐,仅举例说明)

在新能源这个大主题下,光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细分。作为近两年新出现的一个投资主题,光伏具有良好的、可观的、长远的发展前景,近期的二级市场表现良好,既有其自身的基本面因素,也有前期的充分调整因素,还有股票市场整体触底反弹的因素。 小七进一步了解了下——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阳光电源被500多只基金重仓持有2.83亿股,较二季度末加仓了近1亿股。

不过,产业角度来看,光伏上游硅料价格近期急转直下,受此影响,新能源赛道中最受益的环节可能将会是储能。 前两天,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间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其中围绕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关键应用引瞩目。

针对23年对于新能源的展望,我们也整理了不少机构的观点,大伙可以作为参考。

富国基金表示,2023年的A股配置宜超配中长期景气度向上行业,根据中泰时钟行业景气度评分,建议关注新能源产业链(尤其是光伏、锂电池) 、军工等中长期景气度向上以及煤炭等盈利处于高位且持续性较强的行业。在投资节奏上,结合景气行业的拥挤度在仓位上做战术配置调整。

招商证券认为,大型储能、类储能2023年将迎来爆发元年。大储是国 内储能主力,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进一步完善大储的商业模式,上游价格的回调也将推动储能成本大幅下降。类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高效经济方式类,相比储能更具备成本优势,灵活性改造、燃气发电等类储能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市场情绪:

券商、军工相对活跃; 房地产领跌,大消费表现不振

【代表指数涨跌】

【行业表现】

截至1月12日收盘,沪深300风险溢价为5.68%。

行业方面,近一周 社会服务、电力设备、美容护理等 的交易拥挤度较高,成交热度处于历史高位区间, 建筑材料、综合、基础化工 等行业交易热度尚处末位。

【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12,不作投资推荐 )

【股债利差】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12,不作投资推荐)

【申万一级行业交易拥挤度】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12,不作投资推荐)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12,不作投资推荐)

(以上非特别说明图片均来自招商证券)

最新资讯